中国知网往届研究生发稿:实现学术成果的传承与分享
中国知网为各省地区的科技期刊提供学术成果的分享,主要有深度报道、专题报道、经典案例、人物访谈等。2013年12月10日,中国知网在北京召开中国知网的新闻周刊发布会。记者一小时赶赴北京市海淀区路朝阳公园举办“脑界2015年前沿技术之研”论坛。国家卫健委副主席、教授李斌等专家先后出席会议。
第一届中国知网学术成果分享会采用新浪网的形式,采用照片、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。北京知网的首发网站是北京知网,中国知网在第一时间作为首发网站,通过新浪网将来自全国的学术成果汇编发布。此次论坛采用音频节目、互动提问等形式,邀请各家学术期刊上中下游的专家和个人参加大会。目前中国知网已有超过300名知识专家和100多家期刊参加。
中国知网中国知网各类期刊在新闻投稿方面的策略也十分相近。2010年12月1日,中国知网将发布的“《中国100日》白皮书”全面介绍了白皮书,利用技术手段,通过系列访谈节目进行科学化、生动化的呈现,为中国学术期刊发布学术成果提供技术参考。
第二届中国知网学术成果分享会采用北京知网的制作软件制作。北京知网设计技术团队于2009年12月30日推出“中国十年紫光奖”专题,获得国家研发及产品支持的专利共计7项,为“紫光奖”原创作品67篇,包括《科研篇》《技术篇》《科普篇》《经验篇》《非物质文化篇》等,为中国学术成果的展示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。
2、海量的学术推广软文为何无法高效发布?
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,学术期刊的质量普遍不高,难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术成果转化率。作为一种新兴媒体,具有规模效应的期刊,不仅在数量上遥遥领先,在质量上却存在较大的问题。例如,北京知网与北京创新研发平台研制开发“”合作订阅功能,包括了专题稿件,内容聚合,投放等,成本高昂,但内容质量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,阅读量并不理想。
问题的根源就在于,学术推广的内容并不适合平台使用。
每一个成功的产品或期刊,在推广之前,都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