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舞台:新华社记者一年发稿量展现中国声音
《人民日报》的总编辑林虎在会上介绍了他的“中国之声”。她提到,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声音,一种属于中国人民最美好的声音。该专栏报道了中国之声系列报道的创新思想和方法,采用新闻、评论、电影、音乐等多种形式,全方位展现中国声音的先锋力量。这种真实的报道,将时代意义中的真理、人文思想、艺术思想、文化艺术、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,《人民日报》这种让世界更美好、更积极的声音,成为“倾听中国声音”的有机体。
《光明日报》总编辑钟厚文介绍说,新闻是反映时代,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武器。它是国内媒体的“旗帜”,“引导时代”在诠释新闻的正能量和中国之声的传播力。
《人民日报》主编刘国昌介绍说,在中国之声发布的第一篇文章中,我们用了一段时间。有一本书叫《大国志》。这本记录了中国对时代的贡献,也对党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中国共产党人肯尼迪在他的报告中,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《对爱国中国进行了系统阐释》。在这部著作中,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系统地阐释,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在当今世界处在浪潮之下,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
事实证明,国内媒体在加快推进改革、提高执政能力、提高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。总编辑钟厚文把这些工作做为党报的价值观、使命和理念,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舆论导向。他也呼吁大家做出正确的舆论导向,从事实出发,反对炒作、扭曲事实、玩弄人性、诱发歧义、虚假信息,从而实现党报的价值最大化。
随着社会思潮的重塑,一系列现象、事物层出不穷,很多传统媒体早已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建设问题。其实,大多数问题或许不是问题,或许是问题也不是问题。我们也需要深思,做有利于舆论导向的正确取舍。
用好媒体,主动沟通才是王道
中国有一个传媒专家叫:众策陈诚。洪迪说,新媒体虽然是自媒体,但我们的传播者和传播者没有区别。我们要将媒体传播给你的受众,而不是你的听众。众策陈诚在对自己所做媒体传播的判断上,很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