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印发新媒体发稿暂行规定的通知,全文如下:
为加强网络新闻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,积极探索应用“双随机”+“个性化”+“智能”的管理方式,提升新媒体的服务质量,根据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的规定,对社会公众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。目前,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了新闻、评论、搜索、社交、短视频、电子支付等互联网信息传播活动的重要阵地。各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参与主体和路径已经发生了变化,在服务领域已不再强调服务,而是以用户为核心。
在解决“影响”问题上,新闻和评论、搜索和社交等内容提供方,将继续深化融合,加强对各个领域的智能技术、智能渠道、智能系统的融合应用,提高信息的服务水平。
在“双随机”和“个性化”的服务模式下,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平台,已全面整合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升。如,在用户的授权范围内,已经实现了对订阅用户、服务商、终端用户等不同场景的适配。此外,微博、腾讯新闻、网易新闻等新闻门户网站已经实现了对微博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推送,并融合了微信、支付宝、抖音、快手等App应用,推出不同的订阅用户界面。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出现,也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。
在这些趋势的指导下,新闻与评论领域逐步整合,同时兼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领域的智能化、信息化和智能化,极大地拓展了媒体融合的空间,提升了传媒融合的效率。
三、技术创新推动下的舆论引导
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创新,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技术上,技术驱动的新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“铁杆”效应,广泛应用于网络、电视、报刊等各种形态的媒体。以人民网、新华网为代表的一批权威媒体网站通过高标准、流程化的生产和传播,不断强化技术实力和影响力,规范报道、引导舆论。网信办、工信部、国家网信办、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已经建立起数据支撑和数据监管的机制,对数据的收集、分析、应用和应用进行了“智能化”管理。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中央级新闻网站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,同时加快形成“云平台”管理,不断规范报道生产,优化报道渠道,提升报道质量和服务水平,大幅提升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。
四、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发展机遇
“网络舆情监测”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